昭通网_昭通热线网ztrxw.cn

昭通热线网广告位出租好餐具赚取积分
昭通网
发表于: 2019-5-11 10:30: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倒序浏览

国馆编辑  部:

我们总是从小被教育,要做一个懂事的乖孩子。

无论是自己的想法,还是内心的情感,都不及怙恃 的要求来得重要。

殊不知,家长们眼中的懂事,却成了孩子瓦解 的开始。

01

相信很多人的童年,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爸,我今天被老师骂了,心里好委屈…”

“老师怎么会无端端骂你呢,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了吗?”

“妈,我数学考了95分,全班前三!”

“又不是考了第一,这就骄傲了?”

“那几分错哪了,现在搞懂了吗?”

每当我们向怙恃 分享喜怒哀乐,对方总能用短短几句话,让我们硬生生憋回去。

似乎 永远无法感触感染 我们的情绪。

他们也许认为,只要通过这样严格、冷漠的方法 ,来看待 孩子,就能培养孩子自力 ,良好的抗挫精神。

却不曾想,这些有意无意的“忽视”,会成为多年后我们难以解开的“症结”。

临床心理学家乔尼斯·韦伯曾提出一个概念——童年期情感忽视(CEN),指的是一种由于怙恃 没能赐与 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所造成的创伤。

他认为,怙恃 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能从怙恃 那里获得 回应和反馈。

如果怙恃 选择情感忽视,孩子发出的所有情绪信号,就如同石沉海底,没有回音,这更像一种无形的精神虐待。

和家庭暴力相比,情感忽视的表示 虽然隐秘,却伤得最深。




02

情感忽视,是对孩子最年夜 的伤害

有人说:“在童年的记忆里,有些怙恃 从来没有真正的在场过。”

这句话是用来控诉那些,从小忽视孩子情感的家长。

但在100年前,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机器孩子”论。

他认为,“孩子对爱的需求,源自于他对食物的需求,满足了他对食物的需求,就满足了他对爱的需求。”

也就是说,母亲只需给孩子提供足够的食物就可以了。

在这个基础上,“孩子可以像机器一样,被训练和塑造。”

华生宣称,只要通过一套规范的行为矫正养育体系,不需要任何情感 交流,就能把孩子培养成任何他想要的样子。

为此,他还做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儿童行为实验——“恐惧实验”。




华生找来了他的实验对象,一个名叫小艾尔伯特的孩子,并支付给他母亲每天1美元的待遇 。

刚开始,华生向他展示兔子、小白鼠、小狗等动物,小艾尔伯特异常 喜欢,一直 触摸它们,脸上充斥 了笑容。

然后,当小艾尔伯特触摸动物时,华生就突然敲击铁棒,制造巨年夜 的声响,让他觉得 恐惧。

经过一周的刺激,小艾尔伯特对动物产生  了恐惧。他畏惧 兔子、狗等带毛的动物,甚至看到毛巾都邑 回避 。

到了后来,只要一看到动物,小艾尔伯特就会低声抽泣  ,然后放声年夜 哭。

这个恐怖的实验,连续 了整整3个月。

最终,华生得出结论:

情绪,包含 恐惧是可以后天习得的。人类就像机器,环境怎么塑造、训练,就输出什么样的结果。

对此,华生还发出了堪称教育心理学史上最狂妄的宣言: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以及适合我培育他们的环境,就能把他们训练成任何我想要的样子,让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企业家,甚至乞丐小偷。”

他试图给儿童构建一个彻底法度模范   化、没有情感的理想国。在那个世界里,人再也没有神圣的精神存在。

他认为,“看待 孩子就要像看待 成人一样,不要亲吻和拥抱,不要让孩子坐在母亲年夜 腿上,不要轻易地满足,就算孩子哭泣,也决不克不及 心软,以免他们养成依赖怙恃 的恶习。”

这耳目一新的理论一出,立即成了千万怙恃 的福音。

与此同时,华生也把这种连续 高压、缺乏情感 的教育施加在自己3个孩子身上……

结果,这3个可怜的孩子都得了严重的抑郁症。

其中一个儿子更是在30岁时自杀身亡。

现代心理学告诉  我们,当人的情绪被历久 忽略,在遇到外界刺激时,年夜 脑就不克不及 形成正常的反馈。

历久 以往,情绪便彼此纠缠、失调,用自责取代 恼怒 ,用冷漠取代 恐惧,用麻木取代 悲哀  ,最终演酿成 抑郁人格。

可华生不懂这个事理 ,他把情绪量化,衡量着对孩子的赐与 与获得。

这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弗成 逆的伤害,让他们下半生都活在了无限痛苦之中。

要知道,孩子是人,不是法度模范   ,法度模范   异常的时候,好可以采取  一些办法 ,让其重回正轨。

但孩子内心受创,则可能留下一辈子的祸根。




03

“乖孩子”危机,情感忽视的逆效果

关于情感忽视,中国的怙恃 特别有谈话 权。他们有个奇怪的思想,就是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乖。

他们乐于接受别人夸赞“你家孩子真乖!”,似乎 “乖”就是好孩子的一个症结 品格。

只要够乖、够听话,就能继承家长的所有优点。

但在我看来,每件事都顺从年夜 人的孩子,会渐渐的无法解脱 对年夜 人的依赖。

最终引发“乖孩子”危机。

《非诚勿扰》有一期让我印象深刻,沈阳的肚皮舞教练郭宝俊,是典范 的人来疯、自来熟。

不仅嘴巴特别甜、人也实诚,和女嘉宾各类 唱跳,气氛很是欢乐。

但这么一个阳光年夜 男孩,却是一个深度“妈宝男”。

郭宝俊表示  :“在我的生命里,母亲永远是第一位。只要是妈妈喜欢的器械 ,一定想方设法给她买。”




当女嘉宾问到婚后居住的问题时。

他明确地说,“结婚以后一定要跟怙恃 一起住,这一点没有商量的余地,这一点是必须  的。在婆媳关系上,我也会偏向妈妈多一些。”

关于时间和金钱分派 的问题,郭宝俊更是直截了当回应,“钱我肯定会给我妈多一点,但我可以在时间上多陪老婆一些。不过  ,我必须  每天都得跟我妈见面。”




听到这些,现场女嘉宾们唏嘘不已,纷纷  灭了灯。

相信在母亲眼里,郭宝俊是一个十足的“乖孩子”,但长年夜 后的他,却不是一个及格 的男人。

妈宝男的人生宗旨是妈妈,他们没有自主思考的能力,对妈妈的孝顺没有原则,无法像个男人一样去承担,去经营恋爱 与婚姻。

心理专家武志红说:“妈宝男的形成,主要源于在婴幼儿时严重缺少母爱。”

他们只能通过对妈妈言听计从而获得 存眷 ,成为一个绝对的“乖孩子”。

因为只有这么做时,才可能获得 怙恃 的赞扬,让自己有存在感。

而另一方面,历久 的压抑让孩子形成对母亲的不满,但又不克不及 表示 出来,所以当他们进入恋爱婚姻后,就会把对妈妈的不满转移到妻子或女朋友身上。

这些,就是“乖”的价值 ,在他们的人生中,永远无法拥有面对正常生活的力量。

只能在妈妈的阴影下,做一个被忽视情感的自卑且自责的“孩子”。

04

溺爱,也是一种情感忽视

有的怙恃 可能会产生  疑惑。爱少了会造成情感忽视,爱多了又怕演酿成 溺爱,那到底该怎么办?

其实,很多人都理解错了“溺爱”的概念。

外面 上看,溺爱是一种怙恃 是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要的,是一种过度的爱。

实际上,溺爱源自怙恃 的自恋,他们只在乎自己的感触感染 ,却忽视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

所以,溺爱,也是一种情感忽视。

举两个典范 的例子:

① 你妈觉得你冷

每当天气转凉,街上的孩子一个个包得像粽子似的,穿衣作风 一下从夏季酿成 冬季,有的甚至还穿起了羽绒服。

每当孩子喊热,要脱衣服时,一旁的妈妈总会告诉  他,“天气冷,不克不及 脱!小心伤风 了。”

可小孩子每天活蹦乱跳的,新陈代谢很快,不一  会儿就满头年夜 汗,衣服又不克不及 脱,只能憋着,别提多灾 受了。

有的因为历久 捂汗,又无法散热,得了热伤风 ,还会被妈妈责怪:“你看,还说不冷,伤风 了吧!”

于是又给添上一件衣服……




② 奶奶觉得你饿

有人说,每次去奶奶家,都感到 以后不会再饿了。

“吃多点,看你瘦的……”是奶奶在饭桌上的通例  用语。

要是你表示 出丝毫拒绝,或者说吃饱了的时候。获得 的回应都邑 是:

“乱说什么,小孩子哪有这么容易饱?现在是长身体的时候,怎么还挑食?再添一碗饭,把汤喝了!”

我们都知道,吃饱的感到 很好,但吃撑的感到 就很欠好 。在奶奶眼里,吃多点是爱,其实是一种伤害。

以上这些,看似溺爱,其实是懒惰的爱。

怙恃 只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却披着爱孩子的外衣。

心理学家荣伟玲说:

“溺爱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怙恃 ‘内在的小孩’向外的投射。溺爱的怙恃 将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到现实中的孩子身上,他们无节制地赐与 孩子,其实是在无节制地满足自己。”

看起来,他们是不让自己现实的孩子吃苦,其实是不想让自己“内在的小孩”吃苦。

他们对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视而不见,这样一来,孩子也就无法认识自我。

正如帕萃丝·埃文斯在《不要用爱控制我》一书中写道:“如果我们总接受别人对自己的界说 ,通过别人来认识自我,只会使对自我的认识加倍 模糊。”

所以,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它只是怙恃 自我需求的满足,剥夺  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美其名曰爱,却比恨更可怕。




05

存眷 需求,建立正确的情感连接

其实,真正的爱并不存在“过度”一说。

如果是真爱,无论怙恃 给孩子若干 ,都不会对其造成依赖、无法自力 等后果,相反,真爱越多,孩子的成长就越健康。

武志红说过:“一小我 的软弱 ,很少是宠出来的,年夜 多是幼时被情感忽视造成的。”

所以,只要是以孩子成长需要为核心,再多的爱都不需要吝啬。

要想做到这些,怙恃 首先得认可 一个事实:

孩子是一个自力 的人,而不是“我”的从属 品,他有通过自主探索,形成自我的权利。

当孩子的真实需求获得 满足,自然会有自我意识,变得自力 、健康。

而怙恃 能做的,只有陪伴、守护和提供情感支持。

① 看到,确认感触感染

当孩子产生  情绪,或是表达情绪,你不克不及 视而不见,而要去确认他的情绪。

这一确认,是真正从情感 上建立联系,必须  是身体对身体,心对心,而不是头脑仇人 脑,语言对语言。

认可 情绪的存在是合理的,理解情绪的产生  是有原因的。而不是简单地说“不要哭,要坚强”这样的话。

② 包涵 情绪

心理学家比昂提出了“心理容器”概念,他认为,如果我们能作为一个年夜 的容器去包涵 孩子的的情绪,接住他的眼泪,悲哀  ,无力,甚至是进击 。

能够共情的去理解TA的情绪,蒙受 住TA的情绪带给你的焦虑,而不是抽身离开,或是进击 回去。这样,你就能看到他情绪外表下隐藏的软弱 ,接纳这部分  软弱 ,对孩子的成长,是异常 有建设性的。

③ 探讨,支持和引导

探讨建立在理解和包涵 之上。

当孩子产生  不良情绪,可以和他耐心谈一谈,这个进程 中,不指责,不控制。

利用共情心理,更多去发明 和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一起去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

你的勉励 和支持,可以赞助 孩子度过  软弱 的阶段。

最后,是适当的引导,赞助 他看清生活的实质 ,能够更有力量的去面对这个世界。

要记住,情感支持是存眷 孩子需求的正确连接方法 。

它能让孩子感触感染 到,自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能够感触感染 到这个世界的温度。

这也是人类区别于机器的真正意义。

(作者:国馆5000 有删减)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昭通热线网www.ztrxw.cn版权与免责声明: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电话:0870-2156588 邮箱:信箱:569098112@qq.com。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昭通热线网www.ztrxw.cn)



上一篇:琰柳情感:哪种女人最能让男人念念不忘
下一篇:千万夫妻聊天记录曝光:婚姻的真正杀手,从来不是圈外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易信易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昭通热线网商务合作QQ

625134853 QQ群169427445

昭通装修建材网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免费发布装修建材信息

昭通人才招聘网官网

发布招聘信息就上昭通人才招聘网 交流群QQ :115912447

展开

手机版|小黑屋|公司简介|  滇ICP备15005425号-1 js??

GMT+8, 2024-6-3 15:49 Powered by 昭通热线网 X3.2

昭通网_昭通热线网ztrxw.cn © 2011-2018 昭通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