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任春香 6月21日,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室外温度达到38摄氏度,高温炙烤后的原油储罐浮舱如同蒸笼。杜亮全副武装,手持焊枪,匍匐前行,仔细寻找舱内漏点,火花四溅间,最后一处漏点被成功找到并焊接消除。他和同事在这充斥着刺鼻气味的密闭空间工作了4个多小时,爬出浮舱时,全身湿透。 杜亮是新疆炼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焊工技能专家,从事电焊工作已有24年,现担任该公司焊接技能专家工作室领衔人。 “师傅告诉我,焊接是个吃苦的行业,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从拿起焊枪的第一天起,杜亮就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焊工。 1998年,退伍后的杜亮进入炼建公司学习焊接技术,他兴奋地拿起焊枪时才发现,焊接技术和他想象的不一样,不会握焊枪,连火花都打不着,学习一个月后的初次考试,他没考及格。 杜亮下决心苦练焊接技术,别人每天练习5个小时,他就练习8个小时,飞溅的焊花烫坏了衣服,他的胳膊上也满是烫痕。师傅每天给每人发两块钢板用于练习。杜亮趁师傅不注意,总会多留两块钢板,偷偷练习。3个月后的结业考核,他成为成绩最好的学员之一。 “我的启蒙师傅孙存辉是我的榜样,他遇到抢修任务时从不讲条件,永远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他的忘我精神一直感染着我,也激励着我不断朝更高的目标前行。”杜亮说。 多年来,对杜亮来说,抢修就是命令,参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已成为常态。 2014年的一个冬日,杜亮接到紧急抢修任务,凌晨4时进入现场,当时室外温度接近零下30摄氏度,他和师傅孙存辉在搭建的篷布内作业。由于空间狭小,有的地方需要两人配合完成,他们蜷缩着身体保持一个姿势,一口气要焊接六七个小时,每次焊完下来四肢麻木,走不了路,累得躺倒就睡。他们吃住在现场,经过4天3夜的连续作业,最终完成抢修任务。 在一次次检修和抢修中不断历练,杜亮的技艺不断提升,先后掌握了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等多项操作技术,多次代表公司参加比赛并取得好成绩。 “焊接这活儿要心细能吃苦,要有责任心,是技术活儿,也是良心活儿,我们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在技术上要精益求精,把每一次焊接都当作在雕刻工艺品,精心打磨。”杜亮说。 2018年底,杜亮所在的技能专家工作室领衔人谷刚退休,他接过了接力棒,并定下目标,要带领焊接团队把工匠精神传承下去,把焊接技能传承下去。在传帮带培养焊接技能人才的同时,他带领工作室不断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完成各类成果90余项,其中,21项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成果注册了国家软件著作权。 今年4月15日,他带领工作室经过3个月反复研究和实验,成功研发超限容器三滚筒筒节校圆工装,这种装置投用后,将在超限设备制作中提升制作效率和质量。杜亮说,原来两天才能卷制校圆一张超大直径钢板,使用这套工装,现在一天就能卷制校圆三张钢板,他们正在为这套工装申请国家专利。 24年来,杜亮身上留下了大大小小的烫痕,加班和紧急任务是常事,和家人吃顿团圆饭都难。“成功没有捷径,只有不断磨炼才能找到成功的法宝。”在平凡的岗位上,杜亮用敬业和奉献诠释着工匠精神。 来源:今日头条的作品,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图片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任何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